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正当时。今年以来,开阳县把春耕备耕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粮食稳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实行宣传早动员、计划早安排、规划早落实、物资早准备,责任早压实,抢抓季节,不误农时,采取“五强化”工作法推进粮食生产,为实现全年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政策宣传,奏响春耕“进行曲”
【资料图】
各级党员干部了解农民种植意向和农业技术堵点的需求。线上利用微信村组群、QQ群,大力宣传小春田间管理的重要性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惠农政策,调动农民多种地、种好地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激励效应。线下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发放耕地地力保护、一次性种粮农民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内容的宣传册,多形式开展惠农政策宣传,使农民群众及时掌握省、市、县支农惠农政策,有效激发春耕备耕积极性。目前,转发农业政策信息2200余条,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张贴宣传海报1000余张。
强化技能培训,打响春耕“保卫战”
“以前我种植柑橘全靠自己摸索,不知道走了多少弯路,现在经过技术培训,更能真正学到科学的柑橘管理方法和关键技术,以后种植柑橘就有经验了,柑橘的质量和产量也会好很多,收入也要多出不少。”花梨镇村民潘国海说。
近期以来,开阳县组织发动开阳县千名农技干部深入基层开展助力春耕生产工作服务,确保高质量完成粮油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的目标任务,开阳县组织召开“开阳县2023年千名农技干部助力春耕生产启动会”,市、县、乡三级农技干部统一思想,及时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指导,为春耕生产做好技术保障。
与此同时,各级各部门开展送科技知识进农村活动,积极为农民“充电”,开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开展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培训,现场为农民群众培训农业种植、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农机安全作业、畜牧养殖等相关农业技术,同时,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送信息、送技术,及时为农民群众解答农业相关难题。
强化农资储备, 绘好春耕“保障图”
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早谋划、早安排、早行动,提前做好春耕前调研工作。对县域内种植业结构、农资需求、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场大户等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全面掌握全县农业种植结构及规模、农作物用肥习惯、农户用肥品种品牌等情况,积极与生产厂家协调,持续掌握农资市场行情,做好农资储供第一手资料。
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引导农资经营企业开展春播种子、农药、肥料等物资的储备和调运工作。截至目前,全县肥料已储备2003.2吨、农药已备量3.04吨、农膜已备量320吨、杂交水稻备种8万公斤、品种80余个;杂交玉米备案26.2万公斤、品种210余个。大豆备种1.5万公斤、品种3个。
强化要素保障,织密春耕“保护网”
正值谋划全年农业生产,调整种植结构、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开阳县全力抓好春耕生产关键节点,推动春耕备耕工作,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抓实土壤监测。为了确保春耕生产有序进行,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土地墒情,通过土壤墒情监测,及时掌握农田土壤墒情及旱情状况,为农民群众科学生产,合理安排农事,做好春播备耕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抓实水利设施管理。保障春耕生产正常用水,加紧春耕备耕工作,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开阳县把做好扩渠清淤工作作为保障春灌、发展春耕生产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实施土地治理,建设田间道路、灌溉与排水系统等措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助力春耕生产。
抓实农机安全监测。充分发挥农机在春耕备耕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高效组织好2023年春耕备耕机械化生产,着力开展了春耕备耕农机安全作业现场培训会,为农机手详细讲解育秧机、插秧机、翻土机、收割机等各类农机工作原理、检修技能、驾驶技能、注意事项等,并现场演示检修技能和安全驾驶(操作)事项,力争参训人员学有所得、学有所获,通过将农业机械培训搬到田间地头,农机操作能手现场示范,确保参训的农机手进一步熟练掌握农机操作技能,为春耕备耕提供技术保障。
强化农资检查,织密春耕“安全网”
该县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深入城区各农资经营点,详细检查了农资经营资格,证照是否齐全,杜绝无照经营违法行为,并检查许可证范围和时效,生产标准执行情况,重点对农资店铺进货来源、产品包装标识、产品销售去向进行监督抽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整改销号,切实保障农资商品来路清、去向明。
与此同时,该县农业农村局会同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对全县辖区内的肥料生产企业、肥料批发商、肥料销售门店生产、批发和销售的肥料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肥料备案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执行标准,是否在农业农村部官网登记备案,生产企业执行标准、生产许可以及进货台账、销售登记等情况,追查农资进货渠道,严防假冒伪劣农资进入市场,确保量足质优,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今天我在这里买了玉米种子和农药,刚好遇到执法人员在这里检查,所以说质量肯定有保障,拿回去用了也放心,相信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高寨乡村民潘晓梅高兴地说。(文/图 杨刚、周怡)